肩膀对角线

 

概述:

 

在等速机器上有两种主要的对角线模式。它们模仿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模式(PNF)。这两个动作是:

 

PNF 1:外展/外展/外旋至屈曲/内收/内旋

 

PNF 2:屈曲/外展/外旋至外伸/内收/内旋

 

这些动作既可以躺着也可以坐着。

仰卧位:

 

在仰卧位(见下文),稳定是通过胸部和床之间的接触有效地实现的。这种姿势的测试比坐着的姿势更稳定,运动范围更大。

坐位:

 

这个位置只适用于有高度调节分配的测力计(KIn-Com)。当使用坐姿时,应利用胸带来防止上身运动。该位置本身不稳定,因此只建议患者使用,不用于研究。

:

 

平躺:平躺的姿势通常不需要定,因为这是这个姿势固有的。

 

坐着:在坐着的位置稳定通常涉及胸带。

 

附件:

 

使用腕带(如上面坐着时所见)而不是握柄(如躺着时所见)是有效的,因为这消除了手腕屈肌和伸肌的影响。虽然这可能有一些表面上的有效性,但不能转化为真正的测试。

 

确保肘部在整个范围内有轻微的弯曲以确保安全(5度通常足够)。

 

转动轴:

 

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完全描述对角线运动时的瞬时旋转轴。使用一个位置,允许ROM测试/练习通过。正如所见,在坐姿以上,旋转轴线的对齐经常会改变,即使胸部和骨盆稳定。

 

解剖零位:

 

手臂与胸部成90度角(坐着时指向地板,躺着时指向屋顶)。

 

活动范围:

 

这些测试通常选择大范围的运动。范围越大越好。

 

重力校正:

 

在躺的位置:由于杠杆臂可以很长,在这些运动中,重力校正设置是必要的。

 

在坐着时:重力校正可以使一个好的测试和一个很差的测试之间的差异。

 

速度:

 

一般来说,公认的是30度/秒的速度和倍数应该被使用。